蝉蜕于浊秽,以浮游尘埃之外,不获世之滋垢。
品,时光淬炼之温润
鉴,巧琢技艺之精湛
古人以为蝉性高洁,蝉栖于高枝,饮用露水,不食人间烟火,正因为这份脱俗,蝉在古人心中代表着高雅,与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品性相契合。《屈原列传》中就有这样的记载:“蝉蜕于浊秽,以浮游尘埃之外,不获世之滋垢”,由此可见古人对蝉的评价。
蝉的美好寓意颇多。蝉有蝉联之意,寓意位居榜首,冠压群雄,将蝉佩戴于腰上,寓意腰缠(蝉)万贯;蝉的叫声清脆悦耳,将蝉佩挂于胸前,寓意“一鸣惊人”;蝉又名知了,寓意学识渊博,学富五车。
此作以和田籽料为材,玉质细腻,温润莹白,中正修长,画面丰富,线条舒朗,构图和谐,增添自然意趣。蝉的形态刻画栩栩如生,薄翼与纹理传神细致,灵气逼人。古人亦喜爱以植物喻人,竹为四君子之一,刚正不阿,富有气节,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便是最好的注解。蝉的右侧运用俏色雕刻细竹,以竹节为原型,表面有色深处如点状分布,竹身上的竹叶纤细柔美,疏风而舞,飘逸而有情韵,寓意人生如竹,节节高升,平步青云。
此作整体造型规整,作者以细腻的刀笔,呈现出一幅高洁朗逸之图。知了与竹相互映衬,寓意知足(竹),表达了君子如竹,知足常乐的美好愿望。做真实的自己,随遇而安,随缘而行,知足常乐。快乐是一种心境,内心安然澄澈,自然无往而不乐。